第1节

,只盼着他平顺长大,先皇为皇孙们择选侍读之时,他便被指派给了当时并不冒头的忠平王长子,谁知后来竟是他因祸得福,成了这京里的红人,跟着刘遇见驾的机会比他老子还多出不少。治国公当年与荣宁二公同在“八公”之列,马亭也与荣宁二府有些来往,故而道:“虽说从前,我曾祖与他家并列,现如今也不大比得了。远的不说,他家宁府上的掌事与我同辈,逢到红白事遇上了我得叫他声贾大哥,他如今却和我家老爷一样的品级,您拿我们家和这二府比,不是把人家门口的石狮子都给埋汰了嘛。”

    刘遇“噗嗤”一声笑了:“你是真傻还是觉得我真傻?这样不成气候的挑拨都用上了。再说,在我面前提有什么用?当着父皇与皇祖父的面,缩得跟鹌鹑似的。”

    “二圣威仪,小的不敢造次。这不仗着永宁王平易亲和,斗胆撒娇卖乖了一回嘛。”马亭嬉笑一番,并不在意刘遇会生气。他倒也没真的想挑拨,只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当今的态度尚算得上暧昧不明,但永宁王却摆明了不会对贾代善等先皇宠臣另眼相看。他不过提前把自己家和那两家分开罢了。

    刘遇也不是看不出来马亭的这点小心思,不过马尚德为人还算机敏,马亭的兄长又是世家子弟里难得的读书上进人,刘遇也乐意让他们家在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尝点小甜头,甚至马亭的这些抱怨,他也乐意在哪天父皇心情好了的时候,旁敲侧击地说两句。

    荣国府大门洞开,贾赦、贾珍各领着荣宁二府中有职子弟,恭恭敬敬地侯在门外,马亭先下了车来,与贾赦、贾政叔侄相称,又与贾珍、贾琏等各自见了礼,方才道:“永宁王此番来世叔府上为的是私事,特特地轻车便行,他旌旗仗鼓一概未带,世叔这儿倒是迎出了这样的阵仗。不知道的,未免又有些闲言碎语了。”

    贾赦战战兢兢地道:“王爷下临,下官敢不恭迎?”

    “王爷为什么来这一趟,世叔又不是不知道,要小侄说,与其累着这些小孩儿在这儿晒着,不若去泡上一壶好茶,跟我们王爷好好说道说道呢。”

    他话虽如此,但贾赦等也委实不知永宁王大驾光临所为何事,本欲抓着马亭问个仔细,又恐永宁王在车里等得不耐,只得恭恭敬敬地把王爷迎上了大厅。

    这京都里头虽说是个人就不容小觑,随便一块砖头下来也许就能砸到王公贵胄,但凭那些勋贵子弟多千娇万宠,也不及永宁王一根小指头的金贵。自从去年五皇子刚摆了满月酒便一病去了,太上皇、皇上便越发地紧张刘遇,只恨不得他天天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才安心。

    当今圣上子嗣算不得繁茂,过了而立之年才得了刘遇,爱若珍宝,亲自抚养、开蒙,又聘大儒为师,教其读书习字。登基后头一年就给时年八岁的刘遇封了亲王,给其母林氏封了贵妃。次年林妃病重,陛下晋其位为皇贵妃,并欲以后礼下葬,承恩侯及及礼部尚书谏而不能,刘遇泣而苦求,陛下方才作罢,林妃母子荣宠,可见一斑。虽后来后宫亦有所出,然皆不如永宁王与陛下的亲厚无间。何况陛下龙体时常欠安,小皇子们一则年幼,二则体弱,永宁王这样平平安安地长到十二三岁、读书之余还有力气练练拳脚骑的,也怪不得二圣分外看重。

    这位王爷是宫里宫外传遍了的谦和可亲,他既自称为私事而来,自是轻袍缓带,举止从容风流,贾政偷偷望去,只见他与宝玉差不多的年纪,身量却要高出一截来,面若春光,熠熠夺目,姿仪甚美,还在宝玉之上,又闻听得他问:“府上老夫人身子还好?”忙回话道:“家母托庇康健,有劳王爷惦念。”

    刘遇笑了笑,不再说话,贾府众人摸不着头脑,正心神不定呢,马亭笑着对立在刘遇身后的长随道:“这可和你说的不一样了,快给你家王爷解释解释,不然挨了罚事小,他不带你下江南,你这小半年


    【1】【2】【3】【4】【5】【6】【7】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