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拾贰、终

朝后亦不顾还在休养的身体,亲自去太后陵中悼念,母子之情可谓甚深。

    同时,皇帝后宫中亦悄悄带回了一名女子,据说正是她在北境时救了皇帝的性命,皇帝后宫无人,将这有救命之恩的女子带回,其中意味,可想而知。

    京里数得上的人家都在变着法打听此女的来历,无奈宫中森严,最后还是一向乐呵,这次又主持了大局的福王出面漏了口风。

    原来这女子是太后的兄长,李首辅的长子李松的独女!

    这消息可谓惊人,要知道李松与李檀年岁差得不小,当年已过而立,镇守边疆最终为国捐躯,从未听闻他有过婚配,这点令多少闺阁女子扼腕,亦百思不得其解。

    福王却透露,当年李松中意一平民女子,李首辅绝不同意,他才因此秘密带了那女子去了边疆,远离父母管束,私自成了亲。他身死之后,李夫人便带着女儿隐姓藏名,直到这次因缘际会救了落崖的皇帝,因相貌酷似太后,才终相认的。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若是李松的女儿,又有救命之恩,且如今太后亦为守护国政而死,几重之下,此女便是皇后之位,也担得起。

    因守国孝,大婚定在了一年后,那女子被藏在深宫里,无论什么样的权贵,递了多少折子,也未曾得见一面。但无可置疑的是,皇帝可谓用情至深,先帝宠爱贵妃,也不至于全然没了别人,可这一年里,宫里连只母猫都没有,皇帝对这女子爱得如珠如宝,只要非上朝的时候,不是那女子待在庆元殿,便是皇帝去看她的未央宫看她。

    未央,未央,长乐未央,这样来历的名字,给她住的宫殿用,皇帝的心思实在再明显不过了。

    更何况,为了哄那女子高兴,皇帝特意将自己还是皇子时住的院落里的石榴树,移到了未央宫,潜龙时相伴之物,到底意义不同,却能送给她。种种迹象,让兴致勃勃、摩拳擦掌地打算送女儿进宫的诸位权贵,全泄了气。

    待一年孝满,除服,钦天监遵皇命,第一时间择了再吉利不过的日子,行皇后册封大礼。

    当被私下议论一年之久的皇后,终于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无数人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虽然听闻这李家女儿酷似太后,可可这哪里是酷似,简直一模一样。

    多少人心里满是惊疑,脸色掩都掩不住,但那又如何?

    定王死、国公废,太师告老回乡,这一年里,万岁手段绝厉,筹谋极深,将朝廷上下整肃一清,如今这朝上,再没有人能挡住这位少年天子的路,只要他想做的,皆是令出必行,他想要的,尽在掌握之中。

    皇帝站在高处,俯视着面露讶异的众人,目光扫了过去,即便隔着珠帘,其中威压都让人忍不住膝软。

    “跪!”司礼太监凌空抽着礼鞭,循着册封章程,声音传去老远。啪得几声鞭响,如同唤醒众人的信号,众臣终于在皇帝这沉沉的目光中,跪了下来。

    李檀便于这千万人的臣服中,一步一步,迈得极稳,踏上玉阶,脚边丹阶上的雕龙盘旋欲飞,仿佛要送她青云直上,凤翔九天。

    这不是她第一次走过这丹阶,上一次,还是册封太后之时,可那时,她只是要做一国太后。

    而如今,她要做心爱之人的妻子。

    晴空烈烈,万里无云,李檀终于站在高台上,呼啸的风拂动了耳边的粒粒东珠,裙角翻飞,她侧首,身姿高贵动人,已有母仪天下之态。

    可只有椟玉能看见,金灿灿的阳光将李檀侧面上的绒毛都照得毕现,她这样的人,果然连大婚都是躲着不肯绞面的,一点不庄重持礼。

    不过,他不就喜欢这样的藏珠吗?

    他于青天白日下,于万民敬仰中,伸出手来,朝向他的皇后,他的妻子,他要相守一世的人。

    李檀望着阳


    【1】【2】【3】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