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母子分歧

加上账目极清楚,叶儿对他很看重,让他教导府里年轻的小厮下人晚上念书,为此还特地给他一个月加了二百钱的俸禄。

    叶儿出钱,让堂弟把儿子车企望送到附近的一家私塾去念书,蒋氏高兴地一夜都没睡着。她刚来没几天,就碰上赵正显沐休回来。穿着一件蓝色的细布直缀,头发束到头顶,戴一顶蓝色的书生巾,前额正中缀了颗拇指肚子大小的方形白玉,他比较像叶儿,眉清目秀,嘴角含笑,礼仪周到,说起话来斯斯文文的,蒋氏羡慕得紧,恨不能立刻让儿子跟着有样学样。现在见大姑姐肯送儿子去读书,想着自己那个淘气包,跟着先生学习,能成为他表哥的那模样,那可真是上天垂怜,天大的幸事。

    赵正显很崇拜赵先生,就连说话做事,都刻意模仿,今年更是闹着要下场考秀才。

    “你才多大呀?早早考中没什么好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还是好好学习,打好基础再说。”

    “娘,第一次下场,不见得就能中的,我们书院,就有十二岁去考的,不过,只有一个过了院试,你就让我试一试吧。”

    叶儿很耐心地给儿子说道:“科举考试,能中自然是好事,但你知道为什么要考这个?”

    “考中,就是为了做官呀,甘罗十二为宰相,少年英才,传下千古佳话。”

    “可是甘罗很快就死了,不管后人说什么天妒英才还是别的惋惜话语,娘亲认为,他若是年龄再大些,对人情世故认识更清楚,学会保护自己,学会平衡,就肯定不会早死,那就可以用自己的学识,为国家、为百姓做下更多的好事。”

    “哼!娘,你所谓的保护自己、平衡,不就是不敢直面那些臣和龌蹉小人,在容忍他们的情况下小心翼翼地讨生活而已,那样的日子——”

    “放肆!”叶儿生气了,“你们书院的先生,自诩满腹经纶,却在社会上处处碰壁,便躲到书院,自认清白、正气,也要教了你们一身正气凛然,可你有没想过,他们是最不敢直面那些佞小人的?他们自己缩到角落里,对着外面的世界指指点点,这样不好,那样也不对,他有没胆子,敢站出来说话呢?娘亲承认,有人敢,也在历史上留下了千古英名,可这些千古英名的人,有些细细追究起来,却并没有做多少事实,并没能造福百姓,而有些人,虽然名声不显,却有很多人受他的恩泽,得以幸福生活?”

    见儿子不说话,叶儿继续耐心地道:“就说你的祖父和米庆州知州钱大人吧,你祖父的名声,比他好多了,真正的清官,身先士卒领着百姓修河堤,确实是造福了一方人,可在娘看来,你祖父却没有钱大人的贡献大。”

    “钱大人是贪官!”赵正显气愤地跺着脚嚷道。

    “他一个赃官,领着米庆州的百姓,两年多就修起了大堤,跟你祖父修的一样牢固,他治下的百姓,还没有遭受那么大的痛苦。要知道你祖父在前河县,遭逢了两次洪水,历经九年,才修起那座大堤的,他自己都累死了,可见,百姓肯定也累得够呛。”

    赵正显说不出话来。

    “钱大人为何有人说他贪官呢?就是他接受了一些富户的贿赂,还利用诉讼,强迫那些富户出钱,为修造大堤出力。你祖父,修好了大堤,谁收益最大?那些富人,他们土地多,家大业大,每次遭灾,损失也大,可他们的家庭,经常因为有钱有势,要么供养子弟读书,要么自己捐钱纳个功名,就不用交人头税、不用服劳役,你祖父拿他们没办法,不像钱大人,把这些人身上的肥油都刮下来,修了河堤,真正在最短时间、让百姓生活无虞,你说,你祖父和钱大人比,是不是还棋差一招?”

    “娘希望你读好了书,再跟着你父亲做一段时间生意,明白世上这人心所想,也知道你自己到底想要活成什么样的人,再考虑做官儿。”

  


    【1】【2】【3】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