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歸家

道作師傅。

    道長見此也不惱。

    難不成孫悟空還翻得出如來佛祖的五指山?

    老道每天都變著不同的法子搓磨楊三。

    縱使三兒聰慧但也仍是個年幼孺子,只得乖乖就範。

    原以為自己歸家之日遙遙無期,跟隨著老道長就這麼一天天過去了日子。

    哪曾想在某個清晨,楊三如往常般等著老道出門。

    站在客棧門口左等右等就是沒見著老道出現。

    楊三心中莫名生出怪異,只覺得眼皮子急急跳動,人也感到陣陣暈眩。

    忍著不安上樓察看道長。

    老道已近耄耋之年,但仍舊精神矍鑠,走起路來健步如飛,絲毫沒有衰老體弱的跡象。

    然而才不過一夜之間,躺在床上的老道長面色如土,形容枯槁,連絲說話的力氣也沒有。

    楊三見此那是大吃一驚,畢竟昨天晚上老人還和自己酌酒對弈。

    今早竟成了這番模樣。

    楊三當即打算去找大夫來診治,忽然間老人迴光返照,微撐起半身緊緊抓住楊三衣襬。

    見道長有話要說,楊三忙端坐榻邊。

    老人將全部銀兩、細軟行李交予楊三,並要他到疆免州的頤禾光紹塔,那裏是道長早先修行的道觀。

    才剛繪製出一幅簡略地圖,老道士似乎氣數已盡,雙手不停顫抖,劇烈的喘息著。

    空氣進入肺部沒能停留多久,就又被上升的膈肉擠壓著爭相逃出。

    乾裂的雙唇開開合合急吸重吐,發出陣陣尖銳刺耳的聲音,咿咿呀呀好似那斷了弦的琴。

    道長掙扎著,雙目撐大,口中嘔出鮮血。

    楊三駭然,忙用手去擦拭,卻徒勞無功。

    老者邊咳血還奮力地想說些什麼,奈何力不從心,話到了嘴邊只剩下細微的氣音。

    楊三見老人喃噎著,彎著身體把耳朵湊近,依稀聽到的是,天命難違天命難違難違悔時晚矣。

    接著便沒了聲息。

    楊三再探道長的脈搏,已是一命歸陰。

    儘管剛開始不情不願,但是十載與道長相處相對,面對老人就這麼不知原因的突然病故,楊三也是悲傷難抑。

    選了塊寶地安葬老道。

    之後他並未依照老人所言前往光紹塔,而是打算返家歸鄉。

    自楊三離家那年算起,他已經在各地漂泊超過十年了。

    假使如道長所說,他真的和兄長相生相剋,那也得親自確認哥哥是否無恙。

    否則與家人天各一方又有何用。

    還有母親也是,不知道多年未見她是否能認出自己。

    楊三有個極討厭的節日。

    每逢中秋,他就會獨自一個人跑到嶽山,登高遠望。

    闔家團圓的大喜之日,家家戶戶歡聲笑語,親朋好友團聚賞月。

    相對比之下,自己與周遭熱鬧的氛圍格格不入,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更顯孤寂。

    嶽山是九州第一高山。

    他想著窮千里目,就得站得夠高。而在此幾乎可以俯瞰整片國州。

    即使實際上什麼也看不清,然而眺盡平疇闊野,心中卻是知道他的家人就在滿目青翠中的某一點。

    只要這樣一想,便也不那麼寂寞寒冷了。

    算是楊三半個師傅的老道士已經故去。

    並非是咒著他老人家趕緊死。

    但楊三知道,自己總歸會返回家鄉的,想來老道長怕是也知道,才會在最後留下這麼一段話吧。

    老道士究竟是悔自身擅改天命遭到法術反噬,還是警惕楊三就不得而知了。

    楊肅並不畏懼道長的批命成真。




    【1】【2】【3】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