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震云

   甩甩头,罗南决定,杂事儿都丢到明天去考虑吧。

    现在,是公元2096年9月26日19点22分,低效的白天终于过去,罗南迎来了宁静而珍贵的夜晚时光。

    他走进书房,书桌上端端正正摆放着一个黑皮箱子,体积不小,看上去颇为突兀。

    输入指纹、密码,掀起箱盖,低细的“咝咝”声里,箱内分层分类摆放整齐的器皿,就层层抬起,并在各自载具的牵引下,仿佛舒展开来的花瓣,逐一进入预定位置。

    顷刻间,书桌就变成了一处简单却五脏俱全的工作台。

    罗南又从书柜中取出一个医用便携冷藏箱,摆在桌上,开启后,里面是各式封装的药品原料。墨水送来的白色粉末,也在系列检测确认无误后,放入其中。

    

    至此,晚上工作所需的材料、器具都已齐备……至少能备好的都在这儿了。

    做完这一切,罗南深吸口气,再打开书桌一侧的暗格,拿出一本陈旧笔记。

    笔记封面是棕色的,形制与罗南时刻不离身的笔记本相同,都是活页。但因为长年累月的使用,受里面大量笔墨记录影响,棕皮笔记看上去要松散一些,封皮都有些鼓涨。里面也没有仿纸制软屏。

    罗南把自家的本子放在一旁,小心翼翼地翻开棕皮笔记。

    笔记扉页正中,是一个端正的手绘图形。就像是几何课上经常出现的那样,一个三棱锥,准确地讲,是正四面体,以及它的内切球和外接球,共同组成了一组浑然无瑕的图形结构。

    在这组图形下方,有人以潦草的笔迹,写下四个似通非通的短句:

    我心如狱,我心如炉;

    我心曰镜,我心曰国。

    罗南不敢说他能理解这组图形以及十六个字的真实含义,然而每当他翻到这一页,观睹默念,一切芜杂的想法,都会沉淀下去,心意自然归于澄静。在扉页停留数秒,罗南往后翻,在密密麻麻的字句中,寻找有关药物制剂的内容和关键词,并对着那些深奥的词句和复杂的分子式,埋头琢磨:

    “弱效、替代、简化……爷爷,你就帮帮忙吧!”

    喃喃低语声里,时光倏乎而过。

    窗外的灯火亮起又熄灭,工作台前,罗南注意力始终在笔记本和实验器皿上往复来回,根据笔记本上的数据,添加各式药品原料。

    期间,他只在原料的慢反应阶段打了个盹,睡了两小时左右。

    凌晨3点15分,随着最后一滴溶加入,反应器皿中的浑浊体开始剧烈沸腾,颜色也在慢慢转变。

    罗南紧盯着仿佛随时都会炸开的透明器皿,以确认反应是否合乎要求。两分钟后,他才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子,开始清理实验台上的杂物,同时低声记数:

    “二甲基色胺存量0,卡西胴存量0,甲羟芬胺2毫克,西替利司他5毫克……”

    随着他的话音,平摊在实验台上的自用笔记本,翻开的仿纸软屏闪烁微光,界面上的记录表,自动改变相关数据,里面绝大部分药品的存量已经归零,或无限趋进于零。

    罗南清理的杂物,主要就是这些药品的包装容器,将可回收的清洗消毒,不可回收的分类归拢,大约花了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小型工作台上已经恢复了秩序和洁净。

    反应器皿中的淡绿色药剂,也在持续的沸腾之后,慢慢冷却。到这一步,基本可以确定,他一晚上的努力没有白费。

    不过,棕皮笔记上,也有一段相应的简短记录:“Q-11R出现多发性周围神经炎;Q-27R出现过敏症状,濒死,其他实验体无异常……基本具备替代效果,副作用较难确定。”

    罗南摇摇头,估摸着时间还差一些,就划动软屏,联网进入


    【1】【2】【3】【4】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