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慢慢敞开的他的心扉

    “李言。一百分。”

    每次发试卷的时候,老师都会按照成绩发。无疑,无论是从小到大还是从大到小李言一次次的满分必定是最突出的。

    在同学们艳羡的表情中年幼的男童上去领取了自己的试卷。

    老师对眼前这个男孩露出了赞许的表情。虽然李言不知为何今年开始上课开始不认真听了,几乎每次上课都在看闲书。但毋庸置疑,李言的成绩依旧是无可挑剔的。这个孩子是个天才。

    拿到试卷的李言表情淡淡。他毕竟不是真的幼童。在这里考个满分也没有什么好高兴骄傲的。甚至,他现在之所以在这里上学,也不过是要过得正常一点而已。

    李言想要过得正常一点。

    或者说,李言一直往“正常”的方向过。

    那么。什么是正常,什么是不正常。或者,正常真的那么重要吗。

    干净平整的试卷上用修长的字体写着“李言”二字。旁边是同样字体的“二年级”。

    二年级。

    八岁。

    这具身体是这样。但是里面的灵魂,除了没有体验过身体渐渐年迈的感受,生活的年岁加起来却是老年了。

    细细算来这么久了。

    而明显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智商的李言终于遇到了必然的抉择——跳级。

    饱览群书的李言父母自然是清楚面对智商超群的孩童跳级是正确的选择,问题是李言的意思。

    是跳过那些并不匹配的东西在学究的路上一路直行还是选择在这个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处在这个早已掌握需学知识的位置去广泛接触培养自己的兴趣。

    关于这一点李言的父母拉着这个年仅八岁的孩子坐下,用简练而全面的语言向他描述两个选择的利弊。

    李言说,让他考虑一下。

    这对父母点了点头,表示李言有一周的时间,如果一周内他没有想好,下周这个时间他们可以再讨论一次,并且同时向李言推荐了相关的教育类书目和人物自传。

    然后李言去找了禹瑞泽。

    他敲了敲门,听到里面传来一声“请进”。

    李言敲门的时候禹瑞泽就有所感觉,毕竟八岁的孩童和成人的身高差距还很大。禹瑞泽轻轻合上手中写满了李言日常的本子,关小了连接着客厅麦克风的蓝牙耳机的音量,转头看着这个步入他房间的男孩。心中还是难免还是有些惊讶。

    在禹瑞泽对李言的了解下,李言这个男人是从来不会和别人商量的,甚至很少在提供帮助之外的情况下和人接触。李言似乎是一个没有烦恼的人。也许他有烦恼的时候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寻找资料然后自己做下决定,李言是一个不会去打扰别人的人。李言就像是一面折的镜子——你只能从镜子里看到客观或变形的你自己或者镜子周遭,而不会看到镜子里面的东西——他可以敏锐地发现你的烦恼并且温柔地给予你帮助,但你永远看不到他的烦恼。李言会温柔地对待身边的人,主动地帮助别人,却不会露出自己的烦恼。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靠近李言时会感到冰冷的原因,这种抹不去的距离感让李言更像是一个从教科书里出来的刻板人物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而现在,这个人步入了另一个人的房间,很可能是为了寻求帮助。

    在李言还没有开口的时候禹瑞泽就不由得为这个推测心神颤抖。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