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

    的儿子,也不是郡王府中的家奴。宋子辰的父亲宋大夫曾为难产的郡王妃接生,又替左眼失明的郡王看过眼睛,知晓了郡王妃双性身子的秘密,又探得了郡王失明背后的天家隐秘。诚郡王有心将其除去,然郡王妃心善,不欲伤及他人,故而向郡王求情。诚郡王耐不住自家娘子,只同意将宋大夫的独子送入府中。曰为人质。而宋大夫丧妻四载,又未再纳娶,只能安安心心做郡王府上的大夫,只求保全家人。

    宋子辰被送进郡王府时正好四岁,小小的娃娃生的好看,郡王妃很是喜欢。入府那年正值郡王妃诞下县主李静淑,这宋子辰的差事便是陪伴静淑县主。

    静淑三岁那年时,郡王妃发觉女儿似比平常孩童文静,胆怯。细细观察竟发觉女儿恐是不太聪慧。宋大夫生怕小县主有半点差池送了自己儿子的命去,只能老实交代县主恐是因难产先天不足。万幸之事,虽静淑难有那才女之名,却保住了中庸之命。

    而此时,七岁的子辰受了郡王的训斥和自己父亲的叮嘱,万事当以县主为先,一定好护好县主。

    静淑十岁那年,圣上已垂垂老矣,对藩王十分忌惮。早年诚郡王为平定安王之乱,曾掌兵权。不知为何过了十余年,圣上又重提此事,欲削藩。诚郡王不担心自己性命,太子聪慧,只要熬到圣上先死,自己就能活命。诚郡王只恐自己的娇娇女因此许不到好人家,欲同郡王妃替女儿早早寻了那合适入赘的夫家。

    而这一年子辰十四,在郡王府中的生活除了伺候小县主就是努力学习,考取功名。子辰不知郡王做何打算,并不让自己继承父亲的衣钵,而执意要让自己读书。少年郎总是有几分傲气,不愿让人看不起。虽心中也喜爱天真可爱的小县主,却不愿一辈子做郡王府中良籍的家奴。宋子辰悬梁刺股就等明年去考那秀才功名。

    而在静淑的记忆里,自己最亲近的人除了父王和母妃,就是子辰哥哥了。似乎自自己有记忆以来,子辰哥哥永远是陪在自己身边,逗自己开心,替自己领父王的惩罚,保护自己,爱惜自己。小时候静淑嫌自己嘴笨,不敢与宋子辰说话。父王便以教坏主子的名义罚宋子辰跪。后来静淑才慢慢明白,只要自己不开心了,父王就会惩罚宋子辰。静淑这才慢慢大着胆子去接受宋子辰的爱护,慢慢的父王不再为难宋子辰,转而然他好好读书习字,拉弓箭也一项不能落下。

    静淑既笄那年,圣上终于病死宫中,太子继位大赦天下。新帝为了拉拢诚郡王,又不敢轻易施恩,晋封诚郡王为诚王,却未涨俸禄只图个虚名。又怕诚郡王心生不喜,故封静淑为和乐郡主,全了诚王夫妇的心意,只求女儿一生和乐。

    而十九岁的子辰,在同窗纷纷成家之时,仍孤身一人。只诚王不再让他随意见小郡主,只要求自己认真读书。

    宋大夫早早就有了感觉,诚王夫妇这是在将自己儿子依着入赘女婿而培养。若是子辰有半分不好,有半点不上进,或是终考不上举人而累进进士,定会成为弃子。而诚王则会替爱女另择佳婿,或是学识上不那么优秀,至少家世相当,或是不能入赘,但诚王定不会让自己女儿受委屈。而那时,自己的儿子,失去的不仅仅是诚王多年来提供的优渥条件,更是性命。

    要说宋子辰赢面有二,家世卑微,若是迎娶郡主,定要终其一生,如家仆好好保护郡主,如兄长好好爱护郡主,如夫君好好服侍郡主。这正是诚王夫妇想替女儿寻的良人。其二则是看中了宋子辰年少便过了乡试,若是能考中举人,也算是有几分天份和努力。诚王总是能替他某个小官,在自己百年之后继续护着自己女儿。

    两年后,不忍女儿远嫁的诚王夫妇终是同意让宋子辰入赘,而宋子辰也终于中举,且怀着复杂的心情迎娶了郡主。

    新婚前夜,王妃舒氏晓云在女儿闺房中细细跟女儿分


    【1】【2】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