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

    国第一剑客叶封,让他带着魏国复国的希望,逃出这千军万马的围攻。但是,叶封的父亲,曾经是魏国的将士,却被魏王冤死,魏王可以说是他的杀父仇人。兵临城下这一幕,太子百里明舒所要表现出的不仅仅是国之将破、与父生死诀别的哀戚悲痛决然,还有即将跟着叶封这个身份微妙之人离开王都的复杂心理,这一幕极难演绎。

    三人按照抽签顺序出演,第一个是余一文。

    余一文在对国破家亡的情感表现上让王海城很满意,不过在转身跟随叶封离开这里,却表现得差强人意了。

    第二个演的是刘益。他刚开始演,就让王海城皱眉了,他的悲痛表现得太过浮夸,偏离了跟百里明舒的性格。

    刘益演完后眼巴巴地看着司景衍,不过司景衍只是对他笑了笑,没说什么。

    王海城把刘益赶到一边,让最后一个周阳赶紧过来演。

    周阳是王海城三人中倾向比重较多的一人,不过今天估计是因为司景衍在场,周阳看起来似乎没有前一次试镜放得开,看着周阳还有些拘谨的表情,王海城有些失望。如果因为在司景衍面前就放不开,就算这周阳演技再好,那也没用!这男二号可是跟司景衍有不少对手戏,难道要他接受一个在司景衍面前就成了半废的演员当男二号吗?

    如果周阳表现不出比余一文更好的演技,那就只能选余一文了,王海城那么想着,带着审视的目光已经在周阳身上落定。

    作者有话要说:  12点前赶出来了!昨天的微博没食言!我简直棒棒哒!

    第十三章

    周阳在房间中央的位置站定,垂着眼帘沉默了几息,再抬眸,他周身的气场陡然一变,先前的拘谨一扫而空。

    周阳站在那里,此刻他就是魏国的太子百里明舒,他站在王座之下,安静地听着他父王的叮嘱。面上是一如平时的淡然,但那并不是淡漠,而是将那那哀与痛藏得更深。直到魏王说完了要说的话,让他跟叶封走后,一直伫立不动的百里明舒终于有了动静。他屈膝下跪,给王座上的魏王磕头诀别。

    这里在剧本上有一句台词,是“孩儿拜别父王”,是太子明舒作为儿子跟父亲做最后的诀别。但是周阳没有说台词,他沉默着,动作缓慢,却无比认真地对着魏王磕头,一个、两个、三个,一下一下,重重地磕在地上,一室寂静,只有额头跟地面碰撞的声音。

    周阳磕头的动作是对着王海城做的,他演技带来的冲击感,让王海城都几乎以为自己是那个王座上的老魏王。这里周阳没有说台词,但是台词要表现的意思,他已经表达得淋漓尽致,而且照着周阳那么演,这里没有台词才更加合适。

    这里太子明舒拜别即将赴死的父亲,但在某种意义上,并算不上生离死别,因为太子明舒的前路也是生死未卜。他的父亲魏王冤杀了叶封的父亲,而现在他的性命却要依托于叶封,这赌的是叶封的忠和义。期望他对魏国的忠,能够以天下为重;希望他为人的义,能够恩怨分明。也因此——魏王留了下,他以身死偿叶封父亲的命,而且叶封放下那段恩怨,护太子明舒周全,他不是个明君,但明舒会是……

    只是——这忠和义,并非什么牢固的枷锁,它取决于叶封一念之间,魏王留下以死换取了叶封应下带太子离开,但这并不能保证叶封就此放下了杀父之仇,不能保证他能始终坚守原则不迁怒太子明舒。

    给魏王磕完最后一个头,太子明舒起身,回首望向身后的叶封——

    “先生,明舒可否上路?”百里明舒望着叶封,眼中无乞无求。他身上背负的东西不许他再生出多的奢望,他不是在漠视一切,而是无力再去求取什么。

    “卡!”王海城打断周阳的表演。

    从百里明舒这个角色中脱离出来的周阳


    【1】【2】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