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7

    银钱,本来是够他撑到春闺的,没想到前阵子他生了病,他想省钱不想请大夫,客栈掌柜见他病得厉害,怕他在客栈里有个三长两短,硬是给他请了大夫来开了药。这一下,就让他囊中羞涩了,连付通铺的钱都没有,欠多了就被店家赶了出来。

    杜如晦说这些的时候很平静,梁珩却感同身受,明白这背后会有多少身为寒门书生的辛酸。

    很快到了沈家,梁珩在前院招待杜如晦,沈蓁蓁则陪着赵氏回了后院。

    不提梁珩曾经做过江宁的县令,算是杜如晦的公祖,就按同是读书人,且梁珩十分欣赏杜如晦来说,梁珩也会请杜如晦留下,暂住沈家。

    杜如晦在梁珩夫妻邀请他来家里做客的时候,就想到了他们会收留他。当时他就考虑过了,他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眼看着就要到春闺了,他不可能为了那可怜的清高,而放弃了十几年的努力。

    再说对方是梁珩夫妻,杜如晦除了庆幸,没有他想。谢过梁珩后,便痛快地应了下来。

    第141章

    杜如晦就这样在梁家住了下来, 住在梁家的前院。

    因为梁珩不逢沐休,就会朝出晚归, 一天都不在家。而后院只有赵氏和沈蓁蓁,都是女眷,就算还有和畅, 和畅也还太小, 所以杜如晦几乎不会离开自己的院子, 连吃食都由小厮送来。

    而梁珩回来后,也会经常过他住的院子来, 梁珩毕竟是探花,就算是好几年前的事了,一身才学还在,且梁珩经历过科考, 能给杜如晦将一些经验。

    时间过得很快,在春闺前两个月, 无数从全国各地来京赶考的学子, 便背着行囊, 背负着所有亲人的期望,来到陌生的京城。京城的房价,一时又疯涨了起来。

    朝中形势又紧张起来, 刚刚新婚不久的易旭, 提前一个月就随着众考官, 搬进了顺天贡院去, 要一个多月后, 才能出来。

    别的或忙得脚不沾地,或紧绷着筋,只有梁珩所在的察院,还是和以前一样,没多少公务,梁珩常常空出来半天时间,他办公的桌上,文牒公务没多少,书倒是放了一大堆,桌下还码着不少。唯一多出来的事务,就是没事就跟着京兆尹那边的人,巡查京城,察院人不多,但是一人一天的轮下来,还是要不少天才轮得到梁珩。

    因为梁珩以前春闺考试的时候,也是沈蓁蓁准备的东西,所以这次轻轻松松就帮杜如晦准备好了。

    这些天杜如晦一直有些发愁进去要吃些什么,算了算身上的余银,不到半吊钱了。因为春闺的原因,京城里几乎所有日用品的价格都涨了不少,以前一文钱能买到的白面馒头,现在可能要两文钱了。

    而他也只吃得起白面馒头了。杜如晦便决定要出门买一袋白面馒头带进考场去,虽然到时候已经是四月天了,馒头放几天,很可能会馊了,吃了说不定会坏肚子。但是他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就在考试的前两天,杜如晦准备出门买馒头的时候,他进了梁家后就再也没见过的梁夫人就带着丫鬟来了他的院子。

    杜如晦虽然惊讶,但也连忙起身见礼。

    沈蓁蓁走进房们,看着一身清瘦的杜如晦正站在窗下,临窗的桌子上还摆着几摞书,一本正翻开着,旁边一支毛笔,正搭在砚上。

    平日杜如晦也是舍不得用这种东西的,只是会试不仅考文采,还会看书法,而书法没有纸笔是练不出来的。可他现在实在囊中羞涩了,也没钱买纸笔,好在梁珩让人送了几方砚和几摞纸来。这些对现在的他来说,再珍贵也没有了。

    杜如晦将今日受的恩惠深深记在了心里。

    “梁夫人请坐。”杜如晦略有些慌张地请沈蓁蓁坐,人却不敢靠过去,有些为难地站在原地。




    【1】【2】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