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0

    “这是什么意思?”唐缈喃喃。

    淳于扬凑过去看,只见这一页右下角抄录一首小诗,是王昌龄的那首五绝。

    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这首诗用的典故是战国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和看门老头儿侯嬴的友情,王昌龄用这个典,是为了指代武陵太守对自己的知遇之恩。

    淳于扬问唐缈:“读过这诗吗?”

    唐缈点头:“里看过。”

    淳于扬沉吟:“谁对唐家有知遇之恩?难道还是杨展?”

    他琢磨片刻,没想通,便先算了。

    家谱上唐竹仪还有几位同辈兄弟,基本上都比他大,“家主”这一重任落到他的头上,多半因为他长房长孙的缘故。

    淳于扬找到了指着一个叫“唐枫仪”的远房旁支说:“这个人与家主同辈,但小几岁,很可能就是你那位化名司徒湖山的表舅爷。”

    唐缈也觉得像,但是没证据。

    淳于扬又看到了一个框,一个墨笔方框,和所有“仪”字辈的人并排,然而里面空空如也。

    他立即合起家谱藏进书桌抽屉里,说:“把它烧了吧,关于黄金的事就能不留证据。”

    唐缈正看得津津有味,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有如此举动,不太高兴地问:“难不成石井还能找到这儿来?”

    此话一出,淳于扬脸色微变,说:“我们得回去了,免得一会儿那个坤贾巴的东南亚矮子找不到人!”

    唐缈问:“怎么回?我们都不知道下山的走法。”

    淳于扬说:“但他更不知道‘逢弯右拐’的上山诀窍。他从洞顶降落时不受阵法影响的,一旦落地便会被困住,必定找不到这儿来,我们去找他,总比他找我们容易。赶紧去见他一次,免得他着急上去剁离离和画儿的手指头!”

    两人退出书房,刚迈过门槛,淳于扬便“咦”了一声,说:“有趣,这屋子的面积居然会变,好像有墙不在原来的位置了。”

    “是吗?”唐缈顺着他的视线望去。

    淳于扬说:“或许是我看错了。”

    转身正要出门,看门狗忽然从梁上跳下来,挡在他们面前。

    唐缈这时才勉强看清这东西长什么样——它的身体原本不大,但因为触须较长而显得膨胀了好几倍,乍看像是一团柔软的长毛绒,找不到眼睛和嘴巴的具体方位。非猫非狗,这种外形如果硬要比作一种生物,那就是海葵或者海胆,总之不像是陆地上的玩意儿。

    看门狗牢牢地把守着门,不让人出去。

    淳于扬领教过它触须的厉害,因此不去碰它,轻声斥责:“干什么呢?让开!”

    看门狗微微晃动,就是不让。

    “让开啊,”唐缈说,“我有急事!”

    看门狗非但不闪开,还朝他们近了一些,触须顶端盈盈的光点挥洒飞舞,在暗处绵延成无数根黄绿色的线条。

    “?”淳于扬和唐缈被它得退回了堂屋正中。

    唐缈一叠声地问:“你干嘛你干嘛你干嘛?嗯?什么情况?”

    淳于扬却有些明白了:“它在保护你。”

    “什么?”

    “外面有危险,所以它在阻止你出去,”淳于扬说,“我们从后窗走。”

    可惜他考虑欠妥,这个建于洞中的房子根本就没有后窗。两人从堂屋找到书房,转了一圈终于死心,回过头去和看门狗商量。

    “狗娃子,你乖哈,你得放我出去救唐画啊!”唐缈低声下气地说。

    看门狗触须上的荧光闪了闪,如果它会说话,估计配以冷漠脸并呵呵了两声。

    “你让开不让开?!”唐缈的语气严厉起来。

    看


    【1】【2】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