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8

    往上走了一小段。

    淳于扬从未接触过阵法, 唐缈更是一窍不通,倒是离离说出了一点儿关键。

    她说:“这口棺材是自己会移动的吗?”

    唐缈问:“怎么移动?你先前见过?”

    离离说:“我不但见过,我还做了记号。你瞧这上面有条指甲印对不对?就是我刚才划的, 所以这是我们上山时碰见的第一口棺材。都说阵法得有阵眼,这个阵法的阵眼可能就是棺材。”

    淳于扬打量周围,心想,难怪明明看到路了却走不通, 明明是死胡同往右一拐便又绝处逢生,似真似幻,叫人猜不透, 果真也只有唐家做得出来。

    靠山下的棺材是空的,但没有镌刻上刘湘将军的遗命,不符合司徒湖山的要求。几个人继续上行,想往后面再找找看,如果走到山顶时还没有发现,便原路返回。

    既然上山的诀窍是逢弯右拐,那下山就是逢弯左拐了,应该能走得通吧?

    十多分钟后,他们终于发现了第一口带有刻字的棺材,但里边已经有主,装的不是骨殖,而是一幅相框。相框里镶的显然就是遗照了,但这一张却不太像,因为它是一张全身相片,而且拍摄者距离被拍摄者还有点儿远。

    相片中的青年男子表情舒展,带着笑意,身穿军服,身上斜挎着干粮袋和子弹袋,腰上挂着搪瓷水杯,身后背着斗笠和一挺中正式步枪。他帽子上有青天白日,膝下打着绑腿,脚上踏着草鞋,这甚至不是个将领,就是一名普通的士兵。

    他的名字和生卒年月被用端正的毛笔字写在相框后方:

    唐福根,生于1917年农历三月初一,卒于1937年10月15日,川军第20军。

    下边还有一行字:与敌血战七天八夜,我死国生,我死犹荣。

    “唐福根。”唐缈轻声地重复这个名字。

    这个名字好不讲究,喊起来仿佛土财主家的三儿子,不像唐家这种八百年望族子弟会叫的名字。

    “他很有可能是家生的仆人。”淳于扬替他解惑。

    仆人?对啊,既然唐姥姥是丫鬟,那唐家自然也有家仆喽。

    这个推测在第二口棺材处就得到了证实。那口棺材里也有一张相片,相片上的士兵叫做唐福贵,属于川军第20军,生于1915年农历八月,死于1937年10月15日,忌日与唐福根是同一天。

    他相框后的题字是:猛士带剑,威武得伸。

    和唐福根的“我死国生,我死犹荣”相对照,很显然这两句话就是给此二人的盖棺定论。如此慷慨豪壮,于是他们的另一重身份几乎都不用猜,川军烈士。

    当年四川将领刘湘一共只有二三十万人的军队,为了参加淞沪会战,这三十万人全部出了川,可谓毫无保留,倾巢出动,且所有路费一概自筹。

    “都是川军。”淳于扬说。

    唐缈明白他的意思,司徒湖山也说自己是川军,那老头儿当年就是与唐福根、唐福贵一起奔赴战场的喽?

    可惜死人不会讲故事,否则必定是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

    唐缈在棺材前给唐福根、唐福贵都恭恭敬敬地磕了一个头,转身往上走。

    第三口棺材里放着一张女性的照片,叫做唐红映。

    她长得并不好看,眼睛太小,嘴巴太宽,鼻梁又不够挺,可满脸的温柔敦厚让人心生亲近。姥姥叫做唐碧映,所以唐红映的身份也不用猜了:唐家的另一位丫鬟。

    唐红映死于1941年,享年23岁,相框背后还注明了她死于重庆大轰炸。抗战期间重庆经历过无数次大轰炸,炸弹下亡魂数以万计,唐姑娘就是其中之一。

    唐红映居然也穿着军服、戴着军帽,但没有写明她隶属于那支军队,


    【1】【2】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