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 十项全能

    047

    分了家,刘应东更不想不让叶儿去地里干活,他趁着骡子没有卖掉,叫来了刘三奶奶的外甥张富贵,紧赶着要把村东头的棉花地种上麦子。

    棉花都是一边开花,一边采摘的,正常情况,这个时候地里就几乎剩不下什么了,还好叶儿今年没有好好去地里,刘丁氏也没去,棉花还有少半没摘。刘善民心思不正,不肯给儿子分粮,刘三爷便为刘应东争取,说是地里剩的庄稼各归各。这时候地里都收得干净了,就剩棉花这一块,刘善民最近没去地里,不明就里的答应了。这样,叶儿和刘应东虽然马上要面临没粮的窘境,却能收点棉花。

    刘应东只得允许叶儿去摘棉花,男人们手笨,干这个还真的不行。为了赶时间,叶儿便叫了刘应发的妻子刘大娘、还有二爷家的刘四娘来帮她。这两家的地少,她们有空闲,大娘的女儿想跟着叶儿学绣花、四娘人特别闷,平时没有朋友,叶儿对她好,她一下子就把叶儿当知己,这两人叶儿只打了声招呼,人就拿着摘棉花的包袱过来了。

    这时候棉花产量特别低,十八亩地,三个人忙了几天也完了,连籽儿算上,一共才收了七八百斤,也就后世一亩地的产量,棉花绒短,籽儿也小,她怎么看着都觉得不好,大娘和四娘却不停的羡慕,觉得叶儿不仅能卖钱,还能留下些纺线织布做新衣服,棉籽也能榨油。

    刘应东和张富贵拔了棉花杆儿,拉进了东跨院后面的园子里,这是冬天取暖做饭的好柴禾。

    叶儿不仅要天天把棉花运到打麦场去晒,还得把里面霉烂的挑出来,把摘的时候不小心弄进去的干棉花叶子挑拣出来。张富贵帮着收庄稼,叶儿就得做饭。家里没有粮食,刘应东去找刘三爷购买。

    刘三爷今年的麦子大丰收,也很乐意卖给刘应东,不然,还得拉到集市上,多累呀。

    “三伯,我手头马上没钱,等几天我先卖了棉花再给你钱吧。”

    “唉!行!”刘三爷心里觉得刘善民狠毒,自己的儿子,竟然能这么狠心看着他挨饿。

    刘应东和叶儿都没什么好的棉衣,这时候的冬天,又冷得出奇,叶儿打算只卖两百斤籽棉,还了刘三爷的麦子钱,其它的则打算自己轧出籽儿榨油,再弹了棉花做新棉衣、纺线织布。

    刘应东对叶儿的安排很是赞同,刚下了一场小雨,地里湿滑,他闲下来,便给叶儿说,要把棉花送到镇上卖了。沈家营也有收棉花的,一斤要比镇上少二厘钱,两百斤就是四十文呐,对于手头紧张的他们来说,也是个大数字了。

    叶儿来到这个世界,还没走出沈家营的范围,现在刘丁氏管不着了,她就有点跃跃欲试,总得看看才能规划一下如何创业吧?

    刘应东有点犹豫:“镇上人多,你大肚子,出事了怎么办?”

    “哦!”叶儿的眼角耷拉下来。

    刘应东十分不忍心,想了想说道:“那你答应我,坐在车上不准下来。”

    “好啊,好啊!”自家老公一直推崇他赶马车的技术,叶儿还没真正领教过(从家走到地头路程短,不算)。

    没想到刘应东刚套好骡车,刘英群和何春娇就出来了,何春娇馋得很,觉得刘丁氏做的饭寡淡得很,便撺掇着刘英群带她去镇上打牙祭。

    叶儿看见他俩心里便觉得发堵,提了已经放到车上的新玉米皮蒲团,扭头回了家。去镇上的机会多了,她才不想和这俩坐一起呢。

    刘应东赶着骡车出了村,叶儿便锁了大门,在村子中央的街道上转悠,看看有没个空铺子让她开面馆。

    官道在沈家营村东边经过,东西走向的街道直直通了过去,东头的铺子几乎都是卖吃食的,西头的多是加工坊、杂货铺。

    叶儿转了半天,好位置的都被人占着,她只好退而求其次


    【1】【2】【3】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