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

    的回信认真太多的回复是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方子。

    爻幼幼在读完药方上最后一个字时,脸上终于绽放出由衷的笑容。

    她小心的将归林的书信及随信寄过来的药方收好,出门叫了一辆马车,怀揣着身上最后一点儿银子,开始去市集采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格物致知,源自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泰和孔儒释道由来已久,但格物之事却并不盛行。

    待到梵帝上位,朝政革新,原本只会咏颂风花雪月的书生们这才发觉另一股从不曾被人所重视的势力正在这位年少帝王的掌控下日益强劲。

    许多闻所未闻的事物渐渐出现在了自诩强盛的民众面前,火器、弹药、轮船到了格物后期竟能以十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为期限进行本质革新。

    格物所伴随着改革的浪潮开始如雨后春笋一般在泰和境内植根,而泰和国境内最为声名远扬的,便是依托大名机械所而逐步扩建、发展而成的远郊大名城。

    2-15龙门会(1)

    地点是大名城外的穷理院,时间是当月初七的日暮黄昏。

    慕名而来的文人学子所搭乘的马车早早就将宽敞的一言路围得水泄不通。

    无论是寒门学子抑或是官宦人家的少爷都不得不弃马而行,伴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一点点耐心的排队走进人满为患的穷理院。

    穷理院内张灯结彩,原本外边是冷热交加的春夏之际,可一旦踏进穷理院的范围之内便能感觉到一股沁人心脾的舒爽凉意。

    无需人力也能缓慢自动前进的木质楼梯,没有灯油却能长明不灭的琉璃灯具,但凡能在穷理院内看见的,无一例外都是不远大名城内最新出现的重要发明。

    穷理院按地理位置而言,理应是把酒寻欢宴请宾客的好去处。

    然,多年不闻其名更不见其人的院主人却偏生古怪的只在初七开放前院位置,供给愿意投身“格物”之事的莘莘学子们前来一聚。

    起初,泰和城内的读书人还颇为不屑穷理院的这项创举,哪晓得,几届理学会过后,当真有名不见经传的寒门学子凭借着自己在理学会上展现的聪明才智一举入了大名城。往后,无需他人多说,仕途钱途一片广阔,可谓是真真正正的鱼跃龙门。

    故而,每月初七的理学会在私下里也有了另一个别有妙趣的统称——那就是,穷理院、龙门会。

    穷理院前院分作三层。

    正中天井广阔,四周露台绵延。

    造型雅致的琉璃灯具悬挂在不同的角落里,将原本已染上暮色的前院照映的宛若白昼。

    伴随着机械独有声响的木质楼梯缓缓运作于相距甚远的楼层之间,前来参加理学会的学子们会依照先来后到的顺序,被依次分配到不同的区域。

    初来乍到的人们往往都会为穷理院中永远出人意料的设备而不时露出惊吓的神色,那些见多识广的,便会颇有优越感的同周围的同伴讲述穷理院新近又增添了哪些之前不曾出现过的玩意,换来四周旁听人充满艳羡的目光。

    无需人工,所有在穷理院内落座的学子都会在作为上取到一份独属于自己的简易晚餐。

    用以开合机关以及运输食材的原动力则是穿过大名城及穷理院深层地底的沧澜河。

    可以说,整个大名城及穷理院都是建立在这条源源不断提供着能源的不冻河之上,而随着浮力及动力系统的不断深入研究,日后将在穷理院内展示给众人的技术发明只会更为精致大胆,而绝不仅仅局限于在座诸人的肉眼所见。

    戌时(晚7点)刚至,穷理院内终于传来开场的丝竹之声。

    起初声微,似若浮游,而后渐绵,缓缓归流,清澈见


    【1】【2】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