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来的郎君炊食又兴家 第17节

    他抿了一小口的酒,夹起一个裹着咸蛋黄的蚕豆瓣瞧了瞧,道:“这做法倒是新鲜。”

    开春了,初上市的蚕豆细细剥去两层衣,咸蛋黄碾碎了在锅里炒出密密的泡,下了蚕豆瓣,滚了一层又一层的金粉。

    出锅时也好看,金黄撒碧绿,俗菜雅做,最得赵先生的意。

    唇舌之上外沙内嫩,蚕豆味清却鲜甜,咸蛋黄干咸却醇浓。

    赵先生频频下筷,几乎忘了酒味。

    “原本莆田、福宁、漳浦那一带的海屿上都设了水寨,如星坠连,可守门户,但不知何年何月又是应了哪位大人的奏请,觉得海屿之上驻兵风涛洒涌,不便栖舶,大多的荒废或是迁往内陆了。”

    赵先生没有当官的能耐,却有颗忧国忧民的心。

    他叹口气,道:“水寨一撤,周边的小屿就拱手让给了倭寇做据点,原本小屿上的百姓死的死,逃的逃,总是在皎河上飘着的那个渔翁裘老头原本就是南礁上的人,十来年前吧,一个人抱着小孙女逃上来的,后来,小孙女也没养住呢。”

    赵先生把陈舍微和陈绛说得眼圈红红,他自己也伤感,掏出块干净的蓝帕子给陈绛吸眼泪,道:“女娃娃听这些做什么?找你娘去。”

    陈绛眼泪一擦,又捧出个笑脸撒娇,蜷在陈舍微膝上不肯走。

    赵先生家里一堆小子,整天抓鸡撵狗不胜其扰,躲到陈舍微这求个清静,看陈绛乖乖小女儿一个更觉可爱,听就听吧。

    “你今儿怎么不问文章,专要同我说这些了?可是昨个陈家族里又管你收银子了?”

    陈舍巷正准备着用这件事给陈舍微一个没脸,不过陈舍微没搭理,今一早上去族里问明白了,直接交了银子给三房管账的陈舍嗔。

    听赵先生这样说,陈舍微点点头,道:“冬日里不是刚收过一笔吗?”

    赵先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道:“如今水寨就剩了两处,一处是福宁水寨,一处就是咱们泉州海面上的浯屿水寨。水寨上的官兵都是从卫所里拨去的,三年一换,水寨的把总则是五年一换,浯屿水寨的林把总是个能人。自他上任,泉州不论是春汛还是秋汛都太平了好些,偶有零散倭寇作乱,也到不了咱们泉溪。”

    陈舍微想想是这么回事,又点点头。

    赵先生剥了一颗咸水煮花生,滚出三粒仁,分了陈绛一粒,摸了两粒自己吃了,摇摇头,继续道:

    “可,管你是个什么能人,那也要银子来驱使啊,且不说日常的吃喝拉撒要咱们来奉养,便是船坞里的船只日常修补保养,那就是海了去的银子。”

    赵先生是有田有银的清闲人家,可一说起这档子事情,心情也不是很好。

    作者有话说:

    谢谢小可爱们的爱和鼓励,抱抱,我会继续加油哒!!

    第27章 泉州卫和茉莉冬瓜茶

    泉州这地界相当于一年要纳两番税役,一番交给朝廷,一番交给卫所,这两笔都是不交不行的。

    小山坡上的春茶刚掐下来一批,制熟并茉莉花一块卖了。

    陈舍微刚与吴家分了银子,这银子到手里还没焐热,就交出去一大半。

    也亏得陈舍微一到这身子里,才发了几日懵就开始琢磨挣钱了,不然哪经得起这盘剥?

    小园子已不复冬日里光秃秃的景象,东一块西一块油油嫩嫩的绿,瓜蔓丛生。

    赵先生酒足菜饱在陈家闲逛,瞧着墙角处还有几方空地,再一看,原也仔仔细细的扒过了,冒着点点绿,就道:“哦,你家这豆都冒出来了,我家的还没种呢。”

    赵先生家也种些日常吃的瓜果,不过怎么瞧着都没有这园子里的规整。

    园子里原本就有些果树,桃、李、枇杷什么的,瞧着都快


    【1】【2】【3】【4】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