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局

    征和二十一年六月二十二,楚王起兵造反。

    征和二十三年四月,楚王降。

    征和二十四年正月初一,秦王宫,陛下卧床不起。

    征和二十四年三月初三,秦王被生擒,陛下传诏书,立幼弟为新帝。

    征和二十四年五月十一,南蛮北狄同犯边疆。

    征和二十四年五月十二,征平将军夏亦出征。

    征和二十四年九月末,破北狄。

    征和二十四年十一月,大晋初败,而后节节败退。

    征和二十五年三月,秦王官复,自请带近卫三千赴南疆支援。

    征和二十五年四月,夏亦失踪。

    征和二十五年六月,南蛮兵败。

    征和二十六年,元帅告老还乡。

    战事太过惨烈,留在史书上的却不过寥寥几笔。毕竟书写历史的,都是活人。

    等事情尘埃落定,季文才放下手头的文书,他眯了眯眼睛,感觉这些年就像一场噩梦。他当了五年的左丞相,勉力支撑着这个国家,从大厦将倾到繁华昌盛。现在,终于结束了啊。

    楚王落败之后,许多人投到了他手里,当时秦王以友人之名给他出主意,叫他收着,好给夏亦添几分助力。文武勾结多大的罪名,可他瞎了,还真整出来一个什么“未若因风起”来。后来有人挑拨,因此事太上皇与夏亦之间渐渐有了间隙。再后来,秦王宫。他与夏夫人被关了三个月,老元帅也被擒了。等出来时老元帅因为秦王严刑供受了伤,夏夫人当场打了夏亦一巴掌,斥他不孝,父亲都护不住。当时夏亦就那么跪在还凝着冰雪的青石板上,脸上五道指甲刮出来的血印子,一句话都不说。

    后来呢?后来啊夏夫人叫他二人和离,带着他回元帅府居住。他本想劝一劝,可是却等来一份休书,不是和离是休书。连一丝余地都没有了。他愤而应了,然后被新皇提拔。

    再后来啊夏亦诈退,保存军力却使得皇城贵族惶惶不安,秦王趁机施压,要带禁军出战。先皇心太软,对着两个儿子终究下不去手,甚至还封了王。楚王倒了,若是新皇出事秦王必然能登基。于是夏亦被迫速战速决,他将手里兵卒皆视为兄弟,哪里舍得苦战。于是设套,以自己为饵食,把南疆控蛊的祭祀圈了进去。其余人哪里是大晋精兵的对手,在韩先锋——现在是韩将军的手里被打了个落花流水。而后大军急行军搬兵回朝保护新皇。

    夏亦没有回来。

    当年的兵,退役的在职的,一次又一次找过去,最后只不过找到一样又一样遗物。东西被太上皇扣在手里,功臣阁里藏着他出征时的盔甲。在外人秦王依旧是王爷,仿佛被调查出来与邻国勾结不是他一般。可只有少数几个知道,他被软禁在府中。

    可是那又怎么样呢?夏亦,夏将军,夏夏,这个人不在了,不管别人是悔不悔他都不在了,什么都没留下,就连那护国的功勋也为了隐藏秦王的罪过被潦草写过。其实秦王哪里值得只不过是维护皇权罢了。他被牺牲在这政治的漩涡里,无怨无悔地死在边疆,尸骨不得还乡。

    “陛下请丞相进去。”刘公公老了许多,也不大爱说话了,只是日复一日沉默地做着该做的事。季文整整衣袍跟在后面脚步轻松地走进去,脸上居然还挂着笑。他板板正正地对着上面的两位行了一礼,举手投足间都是那人的影子。陛下漠然地低头喝茶。太上皇看着,突然就说不出话了。想问的都噎在喉咙里,最后也这么沉默下来。

    没有人喊起,季文就跪在地上,他脊背挺直,清瘦的身躯裹在大红官袍里纹丝不动,像一座碑。

    “你你当真要去寻他?”这个他不必说出来,殿里四个人都知道是谁。

    “是。”季文答的毫不犹豫。

    何苦呢?何必


    【1】【2】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