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页

    听说能继续念书,吴小花当即拍板决定:“那就挂靠福利院吧,我其实还没念初中,想、想着说,好歹得把义务教育读完吧?”

    这么一说领导就明白了,他笑起来:“读书是好事,知识改变命运,那就先挂靠福利院,等你毕业了,想迁出去随时都可以的。”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女警员给吴小花换了孤儿救助的表格,填上去后,她一辈子,都会带着孤儿的烙印。

    不过,跟那些糟心的家和人一比,孤儿好太多了,一个人好好过着,比什么都强。

    吴小花无声笑笑,拿笔认认真真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还有各种信息,父母两栏,都填的不详。

    女警官动作迅速,很快就弄好了新的户口本给吴小花,接着亲自送她去福利院。

    在去的路上,女警官跟吴小花说:“到了福利院,一切都得听院长安排,每个学校念书的名额有限,去哪里其实都是念书,好好读书,其他都是虚的。”

    是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吴小花记住的诗词不多,唯独与读书相关的都记得很熟,她曾经多么希望自己能好好念完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幸运的话,能念一下大学。

    第九章

    女警官开车警车送的吴小花,不过滨城很大,开了半个小时才到地方。

    在白溪镇上也有一个福利院,那些年其实就是救助院,名字叫什么的都有,不过福利院这个叫法更广泛,后来国家富强,才有各种款项下来,分成孤儿院跟养老院。

    吴小花记忆中,福利院一向是孤儿跟老人一块住,并不是所有老人都老有所依,更多是儿女自己都不一定养得活,更别说父母了。

    住在福利院的老人其实还是自己照顾自己,一个月就政府拨的几十块钱,有时候财政拿不出钱,那些老人还得为了一块两块跑去政府吵架。

    七八十岁的老人们,可能饭都吃不下多少,依旧得捡废品卖、做手工多挣点钱,不然几十块分给儿女一些后就根本不够吃。

    所以在自己独自生活后,吴小花一直想着要攒钱,等到老得没法干活了,就去找个条件不错的养老院等死,好过在福利院里,继续被怪物们吸血。

    当然,这些都成了设想,庞刚已经提前来杀她,没有等到她老得走不动的时候再来。

    滨城的福利院条件没有比白溪镇上的好多少,不过地方大上不少,比白溪镇上那每个老人不足三平米的房间好多了。

    警车在福利院大门停下,下了车后入目是一个挺大的院子,一边是平房,一边是四四方方的小楼。

    女警官锁了车,解释说:“左边的平方是给老人住的,他们腿脚不便,住平房方便,右边的小楼就是孤儿院,在这边要做什么老师会告诉你,现在我们得先去登记一下。”

    福利院里的人基本上都已经起床了,有老人有小孩儿,都好奇地看着警察送来的新人。

    吴小花也悄悄关注着周围,不过她心里还做好了逃离的准备,重来一辈子,她不会委屈自己。

    孤儿院的院长办公室在一楼,院长是个和蔼的老婆婆,头发花白,戴着一副断腿的眼镜。

    “刘院长,我这边有个新的小孩儿,您给办一下手续。”女警官拉着吴小花进门说。

    刘院长放下报纸,起身看了看:“行,看着不大,十岁?”

    吴小花不好意思地摇摇头:“十五了,还、还没长高。”

    她营养不好,在能长高的年纪没长高,后来就一直是又胖又矮了,过劳肥很难减下来,她也不敢减,怕自己没力气干活。

    闻言,刘院长点点,慢慢找报表、档案准备办手续,同时嘴里忍不住絮絮叨叨:“小孩子,就算再难也要好好吃饭,长高高的才好


    【1】【2】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