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

    第二天是周叁,明虔之还要上班。

    杨卿和被明虔之兴致勃勃闹醒。彼时杨卿和眼睛都睁不开,有点暴躁,气得打了明虔之两下,被明虔之低声哄着张开了腿。

    等明虔之走后,她打了个哈欠,翻身继续睡回笼觉。

    杨卿和挂的是下午两点十五的号,她睡到十一点,睡满足了,起来洗个澡,收拾收拾退了房。时间充裕,够她去吃了个饭,再去医院。

    杨卿和来的频繁,这科室的几个医生都跟她熟了,见她进门轻车熟路地脱外套挂上,一下子就乐了,跟她打招呼:“今儿针灸吗?”

    杨卿和伸着脖子给医生看拔罐的痕迹:“缓过来不少了。”

    医生一下子心里就有数了。

    时间进到四月,春寒尚未褪去,厚外套还在穿着。

    两人依旧维持着每周末见的频率。

    四月刚进中旬,网上每年都要被人翻出来感叹一次的“一见钟情地铁站”又被人翻了出来。

    斯坦福男士和建筑师女士在地铁上的萍水相逢,惹得男士挂怀,在网上阐述那位让自己心动的女孩子,正在低头读‘the  fountainhead’他给留下了深刻印象,留言:“我们聊了几句,你在XX站下车,没有留下联系方式,我想认识你。”

    寻爱之行声势浩大,一路有热心网友温暖相助,还有卫视帮着扩散。

    过了一旬,女士在地铁上阅读的书到尾声,上网查看书评,才从网上看到男士四处寻找自己的信息。思考再叁,女士注册了社交软件,特地去回复。

    尽管互联网神通广大,结局是不如众人所期待那样,是BE,女士在地铁上看的书,便是当天下午和男朋友一起在书店购买的。

    当事人男士每年这时候都会上微博感叹时光。转眼十年过去,男士已经结婚生子。男士和妻子便是在那场声势浩大的寻人启事中相识。当事人女士自那次回复后,没再有过动静,大约是忙于更重要的事情。

    在杨卿和的寝室里,小徐不允许有人不知道这段永存在互联网记忆里的BE美学。

    特别是这句:“我想再能见到你。但地铁的速度快过了我的勇气”,被小徐奉为经典。

    周四的晚上,杨卿和寝室都在床下写作业,写到一半,正偷着懒的小徐突然开始激动的捶桌子,她转头连声叫杨卿和:“你过来你过来!”

    杨卿和歪着头看她:“?”

    也不知道又是在网上冲到什么了八卦想分享。但特地叫她,也是很奇怪。

    没过几秒钟,她看到小徐发寝室群里的一串截图。

    小徐在截图里圈出了时间,她要疯了:“咩咩,是我想的那样吗???”

    截图里的账号,几年前发了一条动态:“在机场,我看到一个小女孩同我擦肩而过,眼睛里似乎有水光闪闪,紧抿着嘴,看起来隐忍又倔强,我递去纸巾时,没有看她。

    她看起来还很小,让我想起我家里的妹妹。妹妹们性格各异,哭泣的场面也是很震感,但我从没见过我的妹妹们哭时露出这样让人心疼的神情。

    陌生的小女孩,祝愿你:以后能有多多笑得开心的时候。”

    去年10月份,这条内容被博主自己起出来转发,转发的内容是:“同友人相聚,去吃日料。不远处的饭桌上,有人看过来。我第一眼没认出来,第二眼时,我心里想,哦——原来长这么大了呀。

    真是因缘际会。

    她长高了一点,原来这么会说话啊,夸赞当前,我自然是无有不应的。

    看起来,她现在的状态好极了。”

    这几天“一见钟情地铁站”霸屏,连带着这个词条下以往的热门都被翻出来了。各种各样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这


    【1】【2】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