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

    第三次通话在22日,在电话中,赵红袖告诉夏含清,她现在有帐篷有物资,和爸爸夏景之一起照顾病患。此时,灾区通信已经基本恢复,打电话变得不再艰难,伴随着通信恢复,夏含清的情绪也渐渐稳定。她重新回到学校去上课,已经跟上学校的进度。

    妈妈不会告诉她,她到底经历着怎样的艰难,但记者会说。

    坍塌断裂的道路桥梁,无法运送的物资,难以防备的余震,血淋淋的伤口与灰扑扑的尸体……

    新闻节目和动画片不一样,一点儿都不好看。可夏含清一有时间就守在电视机前。她想看见爸爸妈妈,看见舅舅。或许,在哪个摄像机扫过的角落,就有他们的身影。

    搜救工作渐渐结束,伤亡人数慢慢停止更新,大地震最初的动荡趋于平稳,灾后重建工作逐步展开。

    各个学校开始复课,赵红袖打电话回来,告诉女儿,她要暑假才能回家,夏景之和她一样。

    在经历了仿佛失去的心路历程之后,夏含清变得不再急切,她能够很平和地与妈妈对话,让妈妈保护好自己,安全第一,暑假最后一天回来也没关系。

    赵红袖支教的校区在山里,周围几座山包围的一处小盆地。她是临水中学最优秀的高中老师,却在这里教小学。地震的那天,她带着孩子们逃到空地上,全校师生无一人受伤,但学校周围的道路全被地震阻断。没有足够的粮食,没有被窝铺盖,她和一帮老师带着孩子们艰难求存,甚至动手去捕捉慌不择路的小野猪。

    地震当晚,夏景之翻越阻碍找到她。第二天,他们开辟道路走出来,遇到外面的人,才知道这次地震究竟有多恐怖,就在附近,她曾经去过的某个村庄,瞬息之间被滚落的山石淹没,告诉她这个消息的,是唯一幸存者,出门在外,兴冲冲归家,眼睁睁看着残忍一幕发生。

    除去那个不幸的村庄,周围伤亡不算惨重,后来的数据也说明,这里不是重灾区,但通信中断道路受阻的时候,仿佛陷入孤岛。幸好,有夏景之陪在她身边。

    在17号遇到哥哥赵十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样大的灾难,国家自然会派军队进行救援。几年不相见,重逢在灾区,这样的画面,赵红袖自己想来都觉得心酸。

    支教后悔吗?一年时间到却不走,反而继续留三年,后悔吗?

    面对这样夺去无数人生命的大灾难,后悔吗?

    赵红袖后来很坦然地和毕艾华说:后怕,但无悔。

    7月底,赵红袖和夏景之终于回家。

    第二十六章 生活回归正轨

    买新手机,替夏含煜上户口,给两个孩子转学籍,和以前的同事一块儿吃饭……

    刚刚从远方归来,就进入忙碌的生活节奏。两个星期过去,一切终于回到正轨。夏景之在8月14号回县医院报道,赵红袖则守在家里,替两个孩子补课。

    夏含清在前进小学读过四年书,按道理该升五年级,但有一点不能忽视:她的实际年龄不满八周岁。

    虽然,小丫头不乐意,非说自己九岁多——前进村的人按农历记岁数,而且是记虚岁,夏含清生于庚辰年末,按这算法确实是九岁。但赵红袖不能这么算啊,像夏含清这样的,放临水小学也就是二年级小朋友,放在她支教的那地方,甚至可能才刚入学呢!

    偏偏,她想让小丫头留级,小丫头坚决不答应。也不知怎么地,她就认定,只有学习不好的人,才会留级。

    乡村小学的教学质量,肯定不如县里的临水小学,这一点,赵红袖和赵不亮都很清楚。就算再怎么用心,很多差距是没办法弥补的。例如数学考卷上的“思考题附加分”,在前进小学,都是只有前几名才能做出来的题目,可对于临水小学的学生而言,只是必得分,基础题。他们追求


    【1】【2】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