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6

    家熬一锅小米粥,再就着自家腌的小菜糊弄糊弄呢。

    但是南山酒楼的粥,不仅品种多样,而且各有各的风味,再加上价钱又不贵,便有不少人经常早上偷懒、洗漱穿衣了便来这里喝一碗粥,点一盘花生米,附赠一叠掌柜的亲自腌的小菜,再上一盘热乎乎的馒头,咬一口便能尝到淡淡的甜味和麦子的清香。

    这是没钱人的吃法,有钱人的选择就更多了,皮蛋瘦肉粥、南瓜粥、红枣小米粥,光是粥就能吃上半个月不重样;还有莲藕饼、莲花卷、莲蓉包、水晶烧麦、水晶虾饺,各个鲜嫩好吃,口味从南到北,涵盖五湖四海。

    买上一碗粥还送小菜,酸白菜、黄豆酱、榨菜条、雪菜丁……想吃什么和伙计说一声便是,碟子里堆成一个小山,能够人就着吃足四五个大白馒头。

    清晨,大堂里人声喧哗,各色早点香和粥的香味混合在一起,清淡又好闻,穿着粗布衣裳的伙计们脸上挂着笑、在一张张桌子之间穿梭着,端过一盘又一盘的吃食,最后连指尖都沾染了些许食物的味道。

    等过了饭点,客人们都散的差不多了,只剩下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坐在那里嗑瓜子扯皮。

    大家伙分两班吃饭,厨师们先吃,伙计们便趁着时间空子收拾桌椅,洗洗碗筷;等轮换过来,厨师们便匆匆忙忙地钻进厨房里,开始提前准备响午饭。

    宋阮把饭吃完,便去提前准备了佛跳墙的食材。

    他有种莫名的预感,这次营销的路线没错……佛跳墙,肯定会火起来的。

    现在才只是一个开头呢。

    宋阮的第六感,从来没有落空过。

    昨天只有几个老熟人捧场的佛跳墙,今天就多了不少人来询问,虽然价格依旧让人望而却步,但是相比较昨天而言,售出的速度快了不知道多少,还有不少老顾客和宋阮抱怨,问他能不能把限量给稍微松一松。

    宋阮回去后一打听,就知道原委了。

    原来秋试在即,有替自家小子打点前程的、有甄选未来女婿亲家的、也有商人想搭上官的,各路人心怀鬼胎,却都选了差不多的方式——请人吃饭。

    俗话说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酒桌文化自古有之,有什么不方便说的事,有什么不好放在明面上拿的东西,吃一顿饭也就成了。

    而选什么酒楼吃饭,也成了各大酒桌东道主愁破脑袋的问题。

    放在首位考虑的,当然是酒楼的层次。

    若是选了个二流饭馆,只怕做饭做的再好吃,可还是个没名气的馆子,人家一看,就觉得你没什么诚意,这事儿还怎么谈下去?

    但若是要请官爷们吃饭,却又不能选太好的馆子。毕竟朝廷年年打压官员受贿,这几年更是频繁紧急,你请朝廷命官去黄鹤仙吃饭,不是存心把官爷的把柄送出去呢?

    这想来想去都觉得不合适,正巧就在这紧要关头,柳公子尝南山酒楼新菜、新菜原是佛跳墙的消息传了出来,这下可解了不少人的烦恼。

    如果放在以前,大部分人是不会把南山酒楼列入选择项的,毕竟它哪儿哪儿都好,就是唯独有一个缺点:没有上档次的招牌菜,总体菜色太过平民、亲民化。

    然而佛跳墙却打破了以往的这个桎梏。

    毕竟南山酒楼虽然出来得晚,头上还有黄鹤仙等老牌酒楼压着,但是要说起知名度来,却是谁也不输,甚至还有倒压一头的气势。

    若是选这一家,既能避免落人把柄、又可以不输档次,更何况这一家馆子也是以好吃而著名,连尚书大人都曾多加青睐,便更不会输面子了。

    这也是第二日,来咨询佛跳墙的人翻了好几倍的真正原因。

    宋阮琢磨琢磨,脑子便也转过弯来了。

    他想了想,脑子里就想出


    【1】【2】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