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周慕杨的前半段人生

    周慕杨的名字很好解,周是父姓,杨是母姓,合在一起,她爹什么心思一看就知。

    周慕杨不太喜欢这个名字,这名字别人叫起来太生硬,青春期她心思最敏感,也可以说最矫情的时候,她觉得这名字不太像女孩的名,你看小言里的女主哪个名字听起来不是柔美婉约的,就她的名字叫起来,周慕杨,她试着念自己的名,总觉得这个名字叫起来硬邦邦的。到了年纪再大一点,她学了点女权主义思想,接受网络推荐读了几本女权主义的书籍,于是她也就觉得自己是女权主义了,这么觉着的后果是她依然嫌弃她爸——她爸还觉得把夫妻俩的姓氏嵌在一起是得意事,周慕杨听爹炫耀这事儿的时候暗搓搓地吐糟:有本事让她跟她妈姓啊,这名字再怎么样,不还是让她随父姓。

    切~

    高三高考,周慕杨考上了省会城市的二本。周家也是放鞭炮的放鞭炮,定酒席的定酒席了。老天嘞,她那对爹妈还成天担心她只能考上三本,暗地里还在发愁,三本需要的学费太高了。为这事,周慕杨她爹还在她填报志愿的时候委婉提过——实在不行选大专也行,好的大专学费还挺便宜的。三本学费高,读出来还不被人看重,说不定找工作还困难。父母的意见和周慕杨选文理的时候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从务实角度出发。他们倒是希望周慕杨能考上985211,问题是这现实么?以周慕杨的成绩来说,就不现实。现如今外头大专也说是大学嘛,要去三本读,那还不如老实在大专选个专业,说不定还能更好就业。

    成绩出来,周慕杨爹妈眼都直了,她爹竖起个大拇指,诸多震惊称赞之词化作嘴边就一句“卧槽,绝了!”

    他闺女也算有出息了,离一本线差了几分,但是考个二本足够了。周家亲爹欣喜地赶紧在家里楼下放鞭炮,还不忘给祖宗烧香拜佛——我们老周家出大学生啦!!以周家的平均文化来说,能考上大学,哪怕是本科都算摸到大学的门槛,何况周慕杨的成绩上二本绰绰有余。周慕杨亲戚的小孩有一堆上三本的,还有一堆上大专的,有那么几个高中就去职高了,虽然有两三个考上重点大学还攻读了硕士博士,不过周慕杨的成绩也够老周老杨跑两家亲戚吹一圈了。办酒席的时候,老周红光满面,一条大横幅横在酒店宴会厅上头,看得周慕杨都不好意思了。现在是没科考了,民间依旧有状元的说法。孩子考上大学举办酒席还能说是状元宴。周家父母夸张到她考上个二本都能夸成状元。她跟在父母后面给亲戚敬酒,羞耻得真想找个地方随便躲进去算了。

    考上了大学,专业也是周慕杨心心念念的中文系,不过这个专业更具体的名字是该叫汉语言文学。上了这个专业,周慕杨才晓得,这个专业不是教人写小说的,这他妈就是外界人对这个专业的一大误解。第一天课上下来,她气得就想扔掉她那些小说。到底哪个王八蛋在小说里写的中文系都是张口就来诗情画意的文静女生啊?!因为感觉被欺骗,昔日那些敬意爱意化成周慕杨悲愤的辱骂——这帮写小说的就是误人子弟啊!!

    要说写小说的也冤屈呢,小说摆明了就是虚构的。你看着书上由人写出来的虚构内容和现实混为一谈,自己分不清现实和小说,最后要把这责任甩到人家头上去,人家写小说的能怎么办?

    人家也很难办啊!

    这专业上都上了,周慕杨也不知道该转什么专业好,只好安心下来在这个专业待着。这专业学久了,周慕杨也发现了,虽然这专业不是教人写小说的,但老师也没拦着学生看书写小说,你要写,大可以去写嘛,你怎么不写呢?是周慕杨不想写吗?

    不,是她没才气。

    周慕杨那点成绩在老家,在她家是父母的骄傲,放现实里屁都不是。她那所大学是省城知名大学,也是她爹妈乐疯的原因,别管是一本二本,那名字说出去


    【1】【2】【3】【4】【5】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