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宜室宜家

    第二章 宜室宜家

    吏部尚书李源长子译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队伍之前。他身后的花轿里坐着他的小妹妹,不久之前还是一个窝在家里看闲书不爱动弹的小团子,现在也该出嫁了。

    李译的心里有点涨涨的。今天是大好的日子,是一个像妹妹出生那年一样的晴朗冬日,但命运还是在他心里种下了一丝担忧。

    年年从小被外祖舅家宠得不行,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在书上,从未经历过真正的波谲云诡。她虽然聪慧过人,但是绝不是长袖善舞之人在权利漩涡中生存的技术是需要锻炼的,一旦踏错,粉身碎骨。李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看着家人战战兢兢地享荣华富贵。

    陇西李氏有很多好女,但是李译只有一个妹妹。

    太子年少储君,太子妃得其钟爱,必定气性不小,李译害怕妹妹从书的世界第一次跨入权力的世界的时候,带着一丝呆气的固执,在太子和太子妃之间难做妹妹说要帮助家族的话他只是默默地听着,心底并不认为她应当担负如此重担这被李译认为是自己的责任。

    我的妹妹,合该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小姑娘。他在锣鼓声中这样想。可如今连东宫女眷,她都称不上最了一切的美好词汇,所有的宫墙深情,都只属于、也只应该属于东宫的女主人,大梁朝的太子妃殿下。

    喧哗了半日,浩浩荡荡的队伍总算是停在了太子府门。本朝除了太子之外的皇子本应外放,然则今上子嗣不丰,便将除了望都王之外诸子都留在膝下,在京都建府。而太子府则是在离内皇城最近的一座宫室,离天子居处仅一步之遥,虽非如前朝般宫内居住,但是大多人还是习惯称此处为东宫。

    新人到,恭迎太子侧妃娘娘。皇帝身边的刘大伴和马大伴均着四品服色于中门口唱诺,他们身上的麒麟扑子是太监中官所能穿着的最高服色。一举一动,一行一止,背后都是天家意旨。

    太子侧妃本来不能从中门走过,只能从偏门抬入;但是宫中帝后爱怜侧妃,特令开中门迎接为此周太子妃不知对着黄昏灯烛投下了多少次泪光。

    李斯年在轿中一直忐忑不安,到了地点,反而心中平静下来。她又将和一位皇储缔结婚事,不同的是,此次一去,深宫万里,再无回旋之地。她不害怕从未见面的夫婿,相反十分好奇:能坐上荣哥的太子位的他,是什么样子?

    哥哥将斯年从轿门中扶出来,他温暖干燥的手牵着她伏在了一个人的背上。斯年有点紧张地环住了那个高大的肩膀。一双皓腕从衣袖中露出,环钏叮当。

    别怕。那个人说到,声音是李斯年从未感受过的清冽,靠在他背上的胸腔微微震动,那声音仿佛从她左胸中传来。心的剧烈跳动将她的紧张出卖地一干二净她今年才十七岁,面对将要相伴一生的夫君,没有人会嘲笑她的紧张。

    刘疆,斯年在心里默念他的字,昭明。气流轻轻地在唇齿之间碰撞,轻轻的气声,真是一个好名字,就像今天的好日光。

    他好似听到了斯年的碎语,答应了一声:我在。托住她的双手不松不紧,刚正有力,恰巧勾勒出衣裙的一道暧昧曲线。少女有些急促的呼吸挠着他的脖颈,就像春天的一只小雀飞倦回巢,把他的高大身躯当作依靠。刘疆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温柔和和缓,似乎都只会出现一瞬间。李斯年感受着他身上的温度,十分庆幸他看不见烧红的脸庞若他能瞥一眼天边的晚霞,那他就会看到她的颜色。

    太子跨过了六级台阶这是皇储宫室的规格,然后轻轻地将李斯年扶得站在了地上。他将红绸的一头轻轻地放在斯年手中,然后用手合拢使她攥好,李斯年能够感受到他细长的手指和微温的掌心他的手真大啊,她想。

    李斯年握着红绸的一端,因为目不能视物的缘故走得比较缓慢,原以为太子身


    【1】【2】【3】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