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

    第四章 故居智斗

    从面阔三间的戚继光故里大门走出来,又观瞻了牌坊街上的父子总督坊和母子节孝坊,随后拐入西口外的仿古老街。

    这条街道的两边是一家挨一家的民居档口,不外乎卖些文玩字画、长岛球石、根雕篆刻、海螺鱼干的旅游产品,与别处的景区商铺大同小异,多有雷同。

    沿着用石磨盘铺就的小路一直往北,经过几处具有当地特色的老屋古宅,依着心情穿堂入室,发现院子里安静质朴、古色古香,还颇有几分看头。

    “戚继光的祖上是明朝开国将领戚祥,曾任朱元璋的亲兵,南征北战最终战死于云南,**论功行赏,授其子戚斌为明威将军,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后传四世祖戚珪、曾祖戚谏,戚谏有两个儿子,戚宣、戚宁。长子戚宣没有子嗣,过继弟弟戚宁的儿子景通为嗣,承袭了世职,戚景通就是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以孝廉著称,曾领兵大破刘六刘七农民起义军及青州贼寇李琪,屡立战功,做过江南漕运把总、山东总督备倭、大宁都司掌印、神机营副将等职。因原配张氏不能生育,又续娶王氏,就是戚继光的母亲。戚景通老来得子继光,后又生继美、继明和一个女儿。父亲清廉,家境清贫,这里原本是简陋的老屋,待抗倭英雄发迹之后他的故里才有了这么大的阵势。此处是登州城的西南角,叫做戚家村,这几座邻里的房子是四合院的变形,大院套小院,石墙如镜,石缝如线。说是当初砌墙时,主人每天都会给石匠发一些铜钱,让其嵌在墙缝里,使墙面平整天衣无缝。”眼下游泳健将活脱脱成了个尽职尽责的导游,在何家父女的身边围前围后滔滔不绝地讲解着。

    “这位同学,你的嘴能不能消停一会儿?临时身份证也办好了,船票钱也给你垫上了,怎么不乘下午三点半的船走?就愿意坐半夜的船哈?是又要去听谁的墙根啊?还是为了蹭我两碗小面呢?”何姑娘有点嫌他闹得慌。

    “哈,一时的不慎毁了一世的青白,老妹,吃你两碗蓬莱小面,就舍不得啦?我不是没吃早饭嘛,在海上又漂了七个多钟头,体力消耗大呀。再说,我们不是朋友吗?而且晚上船好啊,上了船倒头一睡,天没亮就到旅顺了,啥事儿也不耽误。”吕喆春风满面地解释着。

    老爷子提高嗓门,以便压住树上异常响亮的蝉鸣,他语重心长地告诫道:“孩子,你的想法和我的一样,俺爷俩对脾气,必须的一定不能少,多余的也不能浪费。生命有限,时光飞逝,转眼间白了少年头,才晓得青春的宝贵。你叔我是年华老去,退休在家,干什么都是有心无力啦。你们年轻人可不一样,像如日中天的太阳,大好时光可要珍惜呀。嗯,今天这天儿有些热哈,晒得人见汗了。”他掏出手帕擦着额头。

    “嗯,叔,您说得太对了,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人生机遇就这么几回,如泥牛入海,万不可失之交臂。叔,您也不必悲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他亲近地将头靠近教授,“我在本溪山里有一处小院,有园子,有渔具,有茶船,有画室,还有各种健身器械,您若是有闲暇之余,可以去住上几天,吃吃农家饭,支炉子烤烤串,过过田园生活。”

    “那敢情好,我有时间一定去。姑娘,你看这小伙子,唐诗宋词张口就来,多有文采,多热情啊,还是个厅长,这么平易近人,我就喜欢这样有出息的孩子。”老爷子还真中意动心了。

    “唉,叔啊,您就拿我当亲侄子,可别跟我见外。”他又面向姑娘讨好地笑着,“老妹,你就是我亲妹,休息有空上我那儿玩去,我的爱好可广泛了,最拿手的是速滑,我可是专业的呦。”

    “你玩去吧,什么自留地、钓鱼、茶道、绘画、速滑?我只看你饭量不小,你那导游证是买来


    【1】【2】【3】【4】【5】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

  • ">